我们一直说细节决定成败,但是问题不在于我们知不知道怎么处理细节,而在于你肯定不知道哪些是细节?你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就让自己忽略的细节问题决定了面试的成败。
比如坐座位。一般而言,应聘者是要比面试官先进办公室的,先进去就会先挑位置,问题在于如果你把面试官的位置挑走了,面试官坐哪里呢?当然,不是所有的初级面试官都很讲究这些,但是如果你进入复试,遇到的面试官往往都是主管以上级别人员,人家可能会在乎的,这个就很难讲了,对吧?至于那些位置是面试官的,大家参照一下吃饭的时候的主座设置,就大致明白了。如果办公室的座位是面对门和背对门的,面对门的就是面试官的座位。如果两个位置是和门平行的,那么远离门的那个位置就是面试官的座位了。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面试中眼神的运用是否合理、到位在某种程度上会决定面试的成败。
很多关于沟通的书籍指点,和人面对面的时候,眼睛应该集中在鼻梁和额头之间的区域,不要直视对方的双眼。对此我倒有不同的看法。我一直认为,如果你的眼睛不会“说话”,看在哪里都是无意义的。眼神如果会”说话“,为什么不看呢?
如果你只是让单纯的目光在以上区域游动,我或许会认为你是“目光游离”,是一种紧张或者不自信的表现。如果你的目光中有能让我读懂的讯息,我一点都介意你直视我的双眼,因为我也会这样将我要表达的讯息传达给你。
面试的时候,遇到两种人,其实是蛮让人纠结的。一种是超级自信,自我感觉超级好。仿佛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他做不了的,无论是问他什么,都回答没有问题,我可以的。问题是如果真的可以也就算了,可如果的确不行呢?比如招聘销售,你问他:你之前一点销售经验都没有,你觉得从事这份工作有问题吗?他:”没有任何问题“。”为什么呢?“他会告诉你因为他年轻、自信,有冲劲。然后你再问,那你会怎么开展你的销售工作呢?他会瞪着你,然后回答:”我觉得我可以,因为我年轻,自信,有冲劲“。你看,光表态是不行的,你得有步骤啊,不然这么搞是不行的。每次遇到这样的人,我总是会设法小小地”打击“他一下。不是自信不好,而是自信过了头,不撞南墙不回头,离开了学校的保护,到了社会上是要闯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