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的格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时序型格式
时序型格式是简历常用的一种基本格式,因为这种格式能够呈现出持续和向上的职业成长全过程。它是通过强调工作经历实现这一点的。时序型格式以渐进的顺序罗列你曾就职的职位,从最近的职位开始,然后往前回溯。时序型格式的特点是在罗列出的每一项职位和任职单位下,你要着重说明你相应的工作责任、该职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以及取得的最主要的突出成就。关注的焦点在于时间、工作持续期、成长与进步以及成就。
功能型格式
功能型格式一开始就强调在行业专门领域具有的专业能力、资质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以支持你的求职目标,但并不把这些内容与某个特定雇主联系在一起。职务、在职时间和工作经历只放在次要地位,以便突出你个人的资质。这种类型的格式关注的焦点完全在于你所做的事情,而不在于这些事情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做的。
功能型格式的问题在于,如果你没有以时序方式列出你的工作经历,那么其中的原因会使招聘者对你的工作经历产生疑问。
综合型格式
这种格式提供了最佳选择。首先扼要地介绍你的市场价值(功能型格式),随即列出你的工作经历(时序型格式)。这种强有力的表达方式首先迎合了招聘的准则和要求。推销你的专业优势、重要的资质,并且通过专门凸现能够满足潜在行业和雇主需要的工作经历来加以支持。而随后的工作经历部分则提供了曾就职的每项职位的准确信息,它直接支持了功能部分的内容。
这种综合型格式很受招聘机构的欢迎。事实上,它既强化了时序型格式的功能同时又避免了使用功能型格式而招致的怀疑。当功能部分信息充实,有阅读者感兴趣的材料而且工作经历部分的内容又能够强有力地作为佐证加以支持时,尤为如此。
履历型格式
履历型格式的使用者绝大多数是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是那些应聘的职位仅仅需要罗列出能够表现求职者价值的资信。例如医生就是使用履历型格式的典型职业。在履历型格式中无需其他,只要罗列出你的资信情况,如就读的医学院、住院实习情况、实习期、专业组织成员资格、就职的医院、公开演讲场合以及发表的学术著作。换句话说,资信说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