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一:捕捉信息,把握职业机会
要做成功的职业人,必须保持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在知识、技术快速更新的行业更是如此。技术人员应时刻关注行业信息,比如拓宽人脉圈,经常参加行业聚会,经常登录招聘网站或者翻阅招聘报纸,关注各家知名企业的发展动态等,这样才能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职业机会。
经验二:广种薄收,重复投递简历
技术类职位需求多,求职者的数量更多。竞争相当激烈,求职者得到面试通知的概率大大降低。此时“广种薄收”是最好的方法。你首先可以在某招聘网站填写一份完整的个人简历,并且让简历处于公开状态。然后按照需求搜索合适的职位,有选择性地发送多份简历,增加自己的成功概率。
经验三:巧排时间,节省应聘成本
一般应聘技术类的职位,需要经过3-4轮面试,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在家和企业间来回奔波三四次。高新技术企业大多地处偏远郊区,当你接到面试通知后,可以和公司HR改约时间,把相同地区、不同企业的面试时间安排在同一天,能够节省时间和路费。
经验四:临门一脚,自学闯技术关
但每个公司的开发领域各有不同,对具体技术的要求也大相径庭,即使是同行业的企业,要求也有所差异。 在面试前要详细了解公司的职位说明书,了解公司的产品领域和方向,并及时找到相关资料和技术参阅。一般有着良好的技术基础,并且学习力强的人才,经过1-2天相关技术的自学便能闯过面试关。
经验五:规划职业,明晰发展目标
无论是部门经理的技术面试,还是人力资源经理的常规面试,“离职原因”和“职业目标”两大问题被问得最多。考虑到招聘成本和对工作进度的影响,公司在招聘时特别注重员工的忠诚度,凡简历中有低于一年即跳槽的经历,都会再三询问。无论你的职业经历如何,拥有清晰的职业目标、给出明确的技术路线,并将自己的技术路线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才能稳操胜券。
经验六:了解招聘流程,成竹在胸
首轮电话面试,2-3轮技术面试,部门经理面试,人力资源经理面试……熟悉技术面试的求职者觉得整个流程逃不出这些“花头”,因此只等公司“放马过来”。其实不然。你可以先通过网络投递简历,然后得到审批确认,当天可以直接进入第二轮面试;各个企业的侧重点、题目类型、企业文化、关注焦点都有所不同,做好流程研究工作举足轻重。
经验七:面后确认,增加考官印象
每轮面试后,再次面试通知将在1-2周内发出,求职者怀着忐忑的心情,眼巴巴地等待通知的过程格外难熬,而且等待的过程也会影响到求职其他公司或职位的进度。此时,求职者不妨化被动为主动,在面试后给主面试官发封感谢信,重申自己对公司的向往,这样可增加面试官对你的印象。 在面试后2-3天还未得到回复时,也可以主动打电话到人力资源部门查询,是否有戏可以提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