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必知的八大语言禁忌
发布时间:2015-11-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 浏览量:1143

对于面试,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种理解的误区:面试一测外貌;二测口才。我认为,除特殊行业的特殊要求外,如上两方面是远远不够的。比如讲究知识型的用人单位,如果也招来那些只有外貌和口才而没有真本领的员工,那就无异于买花瓶了。现在有很多年轻的求职者自以为外貌和口才资质不错,以为在主考官面前能“对答如流”,便可以捞足“印象分”。孰料,恰恰是这号人最有可能被我前面所讲的那些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原因很简单,在知识为上的今天,用人单位根本不会考虑用这种外在轻浮内在无实的人。也就是说,由于你刻意卖弄自己的口才,没有管好嘴,结果在急于表现自己的同时也充分暴露了自己知识浅薄的弱点,最终还是那张嘴误了你自己。为此,必须给那些自以为通过门才的表现力来赢得求职者成功的人泼点冷水,同时也给这些人指出如下8种求职的“嘴忌”。

一、“以我为轴”的夸夸其谈

 面试中对自己经历及能力的表述简明扼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像像开话匣子般没完没了地夸夸其谈,自吹自擂,甚至主次不分地“以我为主”。求职者要讲究实在,言简意赅,不可大包大揽地做太多的口头承诺,说得太多了容易引起考官的反感。

二、迫不及待地抢话或争辩

不能说爱抢话或爱插话者都是浅薄者,但人们往往非常讨厌这种“不管嘴”现象。因而,在求职面试时,无论自己的见解是多么的卓尔不群,无论别人对你的看法或观点有多大的偏差,在对方把话说完之前,千万不可插嘴,这也是对主考官最起码的尊重。

三、关键时刻反应木讷

“少言”是必要的。但比“少言”更有必要的是“慎言”,而不是“不言”!面试却“不言”,当然就是木讷、迟钝。尽管木讷、迟钝者和那些夸夸其谈者的反差明摆着,但同样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好员工。

四、恬不知耻的好为人师

求职就是求职,求职和在职可不一样。在职者要有主人翁的态度一点儿也不假,但求职时,你的地位还不是主人翁,即使你感觉自己装了一肚子的好想法,但这绝不足以打动主考官。新点子并不是人人都有,有好想法、新点子的人却不可处处好为人师,尤其是不能对陌生者施以“指点”。

五、提低级问题

 求职面试不是入学面试。主考官要考察的是你的综合素质,而同时你也可以问一些与你所学的专业相关的问题,或者问一些企业工作制度等问题。但在发问之前,你必须好好想想你将要问的问题是否有现实意义,尤其不要提一些低级的甚至是幼稚的问题。

六、目中无人

纵然你有再大的资本,在应聘时你也是处在屈于人下的地位。在主考官面前大谈自己的阅历有多么丰富,恰恰说明你这个人缺乏教养,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谁都敢得罪。目中无人的求职者大多有一种莫名的控制欲,一心想压着别人,以显示自己的优势。殊不知带着这种心态去面试,主考官生杀大权在握,让他毕恭毕敬地听你“指点江山”,他心中的无明火岂不呼啦呼啦扇起?你惹了主考官,你还面试干什么呀!

七、滥用时尚语

有些年轻人知识能力比较一般,但对时尚却很着迷,平常说话也总喜欢使用时尚用语,结果到求职面试时也像“上网吹泡泡”一样无所顾忌,动辄用很时髦的网络时尚用语和主考官“兜话题”,以为这样做既能弥补自己知识能力上的不足,又能让主考官认为自己很“前卫”,很可人,因此而被录用。殊不知敢当主考官的人大多数都不是省油的灯。你的轻浮语言又怎能挡得住他那锐利的洞察眼力呢?

八、不分对象地乱倒苦水

有些求职者在面试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人家一提问,便借回答之际大倒苦水又是自己曾经历这样那样的不幸,又是难忍家庭负担之重云云,以为这样能引起主考官的同情,殊不知这样做不但得不到人家的同情,反倒让人倒起胃口!人都有倒霉的时候。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遇到倒霉事就唏嘘感叹,成天嚷着世道不公,并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这样做或许能换取别人的同情心,但把这一手法一厢情愿地运用到求职面试上,那一定会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