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简历是否夺“眼球”
发布时间:2016-01-1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 浏览量:1267

给简历“减肥” 

熬夜对简历进行最后包装、确认、审定。附加的奖状、证书还得粘贴上去,最后配上封面分别装订。实在只有一个“累”字能形容。

有些公司要的就是求职者的学历和实干能力的证明,而且越能一语中的越好。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求职者应不断地给自己的简历“减肥”。轻装上阵也能让用人单位迅速地认识。 

两张A4纸“打天下” 

   那些人事主管不会有工夫翻极厚的简历,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很务实的,不见得能容忍花团锦簇但拖泥带水重点不明的自我介绍。于是简历只有三部分:个人资料和联系方法、教育背景和实践经历、自我评价和求职意向,每一部分力求条理清楚,绝不做所谓的“修饰”。

 

  手写简历也“香” 

  
    制作简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基本情况要写清楚。姓名、年龄、学历、专业、特长等方面的介绍要一目了然。二:重点介绍专长。如果有证书或发表过的作品最好附上复印件。三:简历最好用手写。如今用电脑打印简历已很普遍,虽然整齐规范,但缺少生气和亲近感。如果在一堆电脑打印的简历中,有份手写的,一定会很醒目,若字又漂亮,那么录用的概率会比电脑打印的高,因为从字上也能了解一个人。 

  
太繁易被误解 

  简历简历,在于一个“简”字,在于让人历历在目。我今年大学毕业,目前正忙着参加招聘会、投简历,我的简历做得相当简单,就在一张A4纸上按联系方式、大学所学课程、语言能力、计算机技能、实习经历、个人评价等几个方面列出自己的基本信息。在制作简历前,我请教过师兄师姐,他们让我把简历做在一张纸上,重点突出,使人一目了然。简历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让用人单位在最短的时间获得关于你的最多信息。 

    所以,在简历上花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根本没有必要,而且把简历做得太花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让用人单位以为你没有真才实学才会在简历的外表上下功夫。 

  
内容繁杂也能夺“眼球” 

  简历既是一种介绍,又是对自己成长历程的一次整理,要想把完整的自我立体地展现出来,当然要很多资料,如此不免有些繁杂。不过,真正的个性不会被淹没,资料再多只要摆布得当,一样有条理、有声色。 

  首先是内容。真正的简历格式从网络和各种应聘招数书籍上借鉴得来,力求用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方式直截了当地把自己的个人资料介绍出来,如求学经历、实践尝试、爱好特长、得过怎样的奖项及必要的技能水平,这些只要注明时间、地点、相关名称,一张纸内轻松解决,任怎样性急的招聘人员都不会嫌烦。后页附上的是自己的成绩单、实践成果、证书复印件,只要对兴趣直接把简历往下翻就可以了。 

  然后是封面。很多同学仗着出身名校忽视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招数,这并不划算。不求花哨,只求有重点强调,无非学校、专业,用鹅黄卡纸变体字印出来,再加塑皮,怎么看都跟别人不一样。 

  这样一来,既能吸引招聘人员的眼球,又保证了内容一目了然。现在想起来,还很得意的呢。 

  
场合不同简历也不同 

  若应聘者参加人头济济的招聘会,简历要简单。试想,在这种闹哄哄的环境中,招聘人士已忙得头昏脑胀,他们只希望送上来的简历简单一点,重点突出一点,页面、字体漂亮一点,如果条件符合,就会马上收下简历回公司再研究。 

  
要像素描 

    人事招聘人员每天要看上百份应聘信,哪有闲情观赏那些图片和冗长、不切题意的文字。简历犹如个人素描一般,少一笔难尽详实真实,多一笔会流于冗重。只有合理掌握繁简,才能助你步入面谈的殿堂。 

 
 精心打造简历 

  现在有专门的公司替大学生制作简历,虽然他们的广告做得很好,但没有特别大的创意。当然,简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关键还在于要有真才实学,因为再差的人也可以通过一种专门的公司把简历做得很漂亮,但到面试时就会露馅。 

 
 有的放矢费苦心 

   一般来说,单位总是关注与之相关的知识背景和实践经历,这是简历抓住招聘者“眼球”的关键。简历,形式可简,而其中的苦心真是不能“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