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造人才集聚“智慧高地”
发布时间:2016-05-28 来源:人社局 作者:人社局 浏览量:843

  枣庄市委、市政府日前公布2015年度“枣庄英才”名单,共有24名高层次人才入选。在这次评选中,我市魏彦君等7人进入名单行列,成为首批“枣庄英才”。
  近年来,我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着眼于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一手抓人才开发,一手抓资源整合,着力打造人才集聚“智慧高地”,形成了优秀人才集聚机制,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通过人才引育,目前,我市共有134名高层次人才入选枣庄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其中,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2人、“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入选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3人,入选枣庄英才集聚工程人才7人。
   我市树立“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的理念,将人才工作同工业转型升级、产业招商引资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委常委会、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两级研究人才工作机制,并在激发人才“裂变效应”上,按照“一个主管部门主抓一类人才管理服务、一个工作班子盯紧一名高层次人才引进、一名领导干部联系一名高层次拔尖人才”的“三个一”模式,灵活采用“挂职兼职”“周末工程师”等柔性方式,累计引进各类创新人才180余人,为企业推荐高层次人才80余人。此外,大力开展“滕州英才”“领军型滕州英才”和“领军英才团队开发”等人才培育工程,评选“滕州英才”79人,组建“领军英才团队”25个。 
  为释放人才的“集成优势”,我市突出企业创新主体,支持企业与国内相关领域的顶尖人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高端平台载体。目前,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工程实验室3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院士工作站达到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同时,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基地建设工程,通过与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共建工业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等,集聚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一批国家重点学科,努力打造集研发、孵化和中试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并使之成为聚人才、搭平台、出成果、促转化的“人才特区”。 
  为营造“人才无忧”环境,我市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为“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对不同类型的高层次人才,在住房上最高给予30万元的补贴,在生活上每月最高给予2万元的津贴。继续开展党委联系专家活动,45名县级领导干部与专家结成“帮扶对子”,一对一解决优秀人才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每年设立20万元人才走访慰问金,定期开展人才免费健康查体等活动,确保各类人才扎根滕州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