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深化领导干部“双联”活动,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结合深化全市领导干部“双联”活动和“第一书记”工作,以“接地气、受教育、解难题、改作风”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联系困难家庭工作。通过联系帮扶困难家庭,使广大党员干部切身体验困难群众疾苦,深入了解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和整改工作,进一步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切实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为开展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二、工作任务
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家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联系走访,掌握实情。定期联系走访困难家庭,通过到户、电话等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
(二)谈心交流,增强信心。真诚与群众开展谈心交流,了解村情民意,切身感受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艰辛和疾苦;加强精神关爱和心理慰藉,鼓励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分析原因,提供帮助。深入了解困难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根据自身能力,适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寻找脱困致富路子。
(四)听取意见,改进作风。广泛听取困难群众意见建议,认真分析反思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改进作风、推动工作。
(五)查找问题,提出建议。了解联系户享受各项民生政策情况和各项民生政策在基层实施情况,注意发现政策盲区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
“第一书记”要重点做好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宣传、困难家庭联络服务、民生政策监督落实、意见收集反馈和推动持续发展等工作。
四、参加范围
局党员领导干部、派驻“第一书记”。
三、联系对象
主要是市民政部门确定的城乡低保家庭中的特困家庭,以及其他因大病、重残、年老体弱、家庭变故、天灾人祸等原因陷入困境的家庭。
五、方法步骤
(一)确定联系村居。局“双联”活动领导小组提前与姜屯镇对接,将参与联系困难家庭的党员干部数量情况与姜屯镇沟通。姜屯镇根据我局党员干部数量和“双联”活动开展情况,统筹确定所联系的村居。
(二)确定联系对象。党员干部帮扶的困难家庭均是民政部门确定,由姜屯镇和我局沟通后统筹协调分配。每名党员干部原则上联系1户困难家庭,采取“一帮一”的形式组织党员干部与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党员干部在“双联”活动中已经联系的困难户,是民政部门确定困难家庭的不再变动;滕州市派“第一书记”在其任职村联系困难家庭。
(三)开展联系帮扶。局“双联”活动领导小组要统筹安排好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工作,分期分批进行入户联系,原则上由党员干部与困难家庭或困难家庭所在的基层党组织直接确定入户时间,避免层层陪同、人员扎堆的现象。入户开展工作可以与党员活动日、下基层调研等结合进行,每月不少于一次。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积极开展联系帮扶,努力形成主要领导带动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动一般干部的浓厚氛围。
(四)严肃工作纪律。开展联系帮扶困难家庭工作,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的有关要求,严格遵守群众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不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不给基层和群众添麻烦、增负担,不准接受任何形式的宴请,不准收受土特产、礼品。在群众家中就餐,必须交足伙食费,严禁饮酒。
六、工作要求
党员干部要把此项工作与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帮包镇街、领导干部“双联”、“第一书记”、在职党员回归社区等活动结合起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有效抓手来落实。要认真填写工作日记并总结开展联系困难家庭的经验做法,正确把握基层群众的期盼和要求,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工作的思路措施,健全转变作风、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10月31日前,各级党员干部要完成首次入户联系帮扶,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将对联系帮扶工作进行检查;按照局党组要求今后每月28日前,各位党员干部要将《滕州市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情况统计表》报局政工科进行统计汇总。
附件:1、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入户走访纪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2、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入户调查表
附件1:
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入户走访纪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正面引导群众。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清市委、市政府深化领导干部“双联”活动开展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的部署要求,对违反政策的言语、行为、做法,不说、不做、不附和。
二、要注意把握工作角度。要科学把握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不做有损党的形象的事,不对基层的工作指手划脚,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
三、要注意个人言行。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学习群众,尊重群众风俗习惯。对待群众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和,不打官腔,不摆架子,通过心贴心地真诚交流,从精神和心理上给群众以关爱和抚慰,使困难家庭感受党的关怀,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四、要注意听取群众意见。联系群众要真走实联,注重效果,不蜻蜓点水、不敷衍了事,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走访、结亲、交朋友,听真话、摸实情,建立和保持长期有效的联系,广泛听取困难群众意见建议,更好地改进作风、推动工作。
五、要注意了解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和掌握困难家庭的成员组成、健康状况、收入情况和存在的困难,摸清致贫原因。了解困难家庭享受各项民生政策情况,发现落实不到位的,及时反映并帮助督促落实。对提出的相关政策性问题,有明确政策规定的,按规定答复;拿不准的,做好记录并汇总上报,不要随意答复。
六、要注意量力而行。针对困难家庭的不同情况,根据自身条件和力量,力所能及地给予帮扶,不搞空头承诺、不随意许愿。捐款捐物要把握好度,所在单位党组织搞好统筹平衡。帮扶困难家庭,不得动用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不能让他人帮办、代办。
七、要注意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两级市委有关要求,严格遵守群众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不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不给基层和群众添麻烦、增负担,不准接受任何形式的宴请,不准收受土特产、礼品。在群众家中就餐,必须交足伙食费,严禁饮酒。
八、要注意群众影响。联系困难家庭,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不给帮扶对象增加思想负担,切实把好事办好。进村入户要有序进行,轻车简从,不搞大呼隆,不准层层陪同、迎来送往。首次入户走访一般为两人,入户时,可由“第一书记”或一名村干部引导。
附件2: 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入户调查表.doc